欢迎您,请 登录 或 立即注册

煤层气

煤层气 门户 发展趋势 查看内容

拟在粤设立天然气交易机构 鼓励发展园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重点发展天然气水合物产业等 ...

2019-7-9 10:12| 发布者: js01| 查看: 1756| 评论: 0

摘要: 近日,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内容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 ...

近日,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内容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对广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我省深化与港澳互利合作,促进港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有利于我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有利于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再出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我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携手港澳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构筑“一带一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引领全省工作的“纲”,举全省之力推进实施,携手港澳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引领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三)实施原则

  坚持严格遵循中央顶层设计。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在中央顶层设计下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严守政治纪律和港澳工作纪律,时时事事处处对表对标中央要求。

  坚持“一国两制”。在坚守“一国”之本前提下用好“两制”之利,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把制度差异转化为制度优势、发展动能。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注重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方式推进与港澳合作。

  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大力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展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

  坚持改革创新。在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前提下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最好最优,认真学习借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经验,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着力破除制约大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坚持互利共赢。全面深化与港澳互利合作,主动携手港澳做好谋划落实工作,大力促进三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强强联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四)发展目标

  按照“三步走”的安排,携手港澳有力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一步,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起协调联动、运作高效的大湾区建设工作机制,搭建起我省贯彻实施《规划纲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优质生活圈建设、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合作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步,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形成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基本确立;协同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初步确立;粤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第三步,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内联外通、综合立体、开放融合的综合交通网络;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与港澳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二、优化提升空间发展格局

  优化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以提高珠江西岸发展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五)发挥极点带动作用。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深化深港合作,加快打造深港合作机制创新升级版,以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合作为重点,优化提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重要引擎。加快广佛同城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枢纽型基础设施、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开放合作高端平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区。深化珠澳合作,协同推进特色金融、休闲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珠海横琴新区开发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

  (六)强化轴带支撑功能。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与港口群和机场群,加快形成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广深港高铁重要作用,促进粤港人员往来更加高效、便捷,支持在高铁沿线和高铁站周边建设合作平台载体,为深化粤港合作提供支撑。加快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推进跨珠江口通道建设,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等既有通道作用,科学谋划新的过江通道,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轴带。拓展完善珠江西岸地区交通网络,加快快速通道建设,布局建设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等一批新的重大发展平台,增强珠江西岸发展动能。

  (七)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广州、深圳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加强与港澳的协同互补,加快形成分工有序、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的城市体系。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新出彩。支持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核心引擎、践行新发展理念城市标杆、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支持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培育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支持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重要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增强综合实力,共同提升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质量。

  (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以都市现代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打造一批集生态、教育、文化、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园、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农业功能区,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先导区。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城镇,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依托智慧小镇建设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试验,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推进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降低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特大镇功能。进一步优化“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政策,加快盘活利用各类低效城镇建设用地。

  (九)推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政策平台等重大功能统筹布局,推动大湾区内地在产业、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一体化。支持开展大湾区内地跨行政区经济合作探索,推进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消除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探索建立规划制度统一、发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区域市场联动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统筹推进邻避型设施共建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合作、跨界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

  三、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引领,统筹大湾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推动大湾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

  (十)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大湾区与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合作,推动全省全域参与大湾区建设,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大湾区连通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以及贯通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大通道,推动珠三角地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带动揭阳、湛江、梅县、韶关等机场协同发展,推动形成以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为主体、粤东和粤西港口群为两翼的港口发展格局。加强大湾区与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创新资源、创新市场对接,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有序流动。支持大湾区优势企业参与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深化产业协同共建。推动大湾区与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对接服务大湾区的旅游休闲目的地。积极构建开放互通的政策环境和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区域整体营商环境。以广清一体化为示范,推动环珠三角地区与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广梅产业园等区域合作平台建设,开展高水平对口帮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一)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加快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琼州海峡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沿江、沿海、沿重要交通干线的经济带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跨省区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有序发展“飞地经济”,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推动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协调对接。

  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全力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十二)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携手港澳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重要科技领域、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选择“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特定区域,携手香港和澳门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国家支持集中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以及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推进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广州中心和深圳中心扩容升级,推进与中科院共建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寒武纪智能超算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省实验室建设,启动化工、海洋、能源、环境、农业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大湾区布局国家实验室。联合港澳围绕网络空间、现代物理、清洁能源、再生医学、健康科学、材料科学、先进制造、海洋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支持大湾区内地科技人才联合港澳及国际科技人才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产业化。鼓励境内外投资者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粤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香港、澳门在我省设立的研发机构按照与内地研发机构同等待遇原则,享受国家和我省各项支持创新的政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大数据硅谷和国际数据经济创新中心。搭建大湾区大数据、科技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和质量检测等共享平台。争取国家支持自然科学基金委与粤港澳三地开展联合资助,支持粤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

  (十三)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同港澳面向重大技术领域持续攻坚,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早日解决“卡脖子”问题。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和精准农业、现代工程技术等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计划,鼓励企业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支持粤港澳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国际产学研创新联盟,设立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创新孵化基地。联合港澳积极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中外科技伙伴计划,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十四)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将粤港澳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举措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大湾区便捷高效流动。出台支持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申报。设立粤港澳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合作,支持相关资金在大湾区跨境使用。组建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设立港澳基础研究专项及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开展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简化企业设立审批流程。对在大湾区内地工作、符合一定条件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配合国家制定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大湾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使用机制。支持科研合作项目需要的医疗数据和血液等生物样品跨境在大湾区内限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使用,促进临床医学研究发展。与港澳共同研究允许科研、医疗仪器设备及药品在港澳和大湾区内地异地购置使用政策。争取国家允许粤港澳联合设立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专用科研网络,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

  (十五)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大力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港澳在大湾区设立创投风投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科技孵化基金,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联合母基金,引导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制度。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探索内地与港澳创新基金双向募集、双向投资、双向流动的新模式。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好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作用,加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探索制定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推进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建立健全大湾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的辐射作用,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质押融资机制,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服务、知识产权投贷联动融资服务和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和“正版正货”承诺活动。加快推进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推进珠海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中国(南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快构建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推动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完善“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培育建设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等。建设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有效对接。加快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联合港澳共建国际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港澳科技人才或团队在大湾区内地落地转化科技成果。

  (十六)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推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沿线的科技(学)城、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为抓手,打造创新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的跨境合作平台。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及深港双方毗邻区域、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及周边适宜开发区域、广州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区及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区域,建设三大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深化港澳与内地合作的改革试验田。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圳光明科学城、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东莞中子科学城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建设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国家高新区扩容,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节点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支持专业性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省级高新区,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自创区与自贸区“双自联动”。推动珠三角九市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支持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建设。

  五、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以交通、信息、能源、水利基础设施为重点,携手港澳推进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形成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体化、便捷化、智能化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十七)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以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加快深(圳)中(山)通道、虎门二桥、莲花山通道等过江通道建设,启动狮子洋通道(广州南沙至东莞虎门)、伶仃洋通道前期研究工作。与港澳共同研究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运营管理机制。编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推进穗莞深等城际轨道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有序发展适宜的城市轨道交通。与香港合作推动深港西部快速轨道的论证和规划建设,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横琴与内地轨道交通便捷衔接。统筹研究解决轨道枢纽、航空枢纽、高速公路出入口接驳道路拥堵问题。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加快建设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横琴口岸(探索澳门莲花口岸搬迁)等新口岸项目,提升文锦渡、沙头角等口岸功能。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构建一体高效、无缝衔接的综合客运网络。强化铁路和公路站场、港口、机场等货运枢纽的集疏运功能,推动发展“一单制”联运服务,构建“铁、公、水、空”一体化衔接的多式联运系统。推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减少公路运量比重,增加铁路、水路运量比重。推进智能交通发展,建设综合运输管理服务云平台和公共信息大数据平台,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集成应用。

  (十八)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枢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等出省通道为骨干,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陆路国际大通道。加快推进广州经湛江至海口、广州经汕尾至汕头、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赣州至深圳、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广州至河源、深圳至汕尾、珠海经江门至肇庆等高铁项目,研究谋划广州至清远(研究延伸至永州)、深圳经江门至南宁、广中珠澳、广深第二高铁等高铁项目。规划建设黄茅海通道,提升沿海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加快沈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长深高速(G25)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

  (十九)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推进珠江口港口资源优化整合,促进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大湾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进广州南沙港区、深圳盐田港区和南山港区、珠海高栏港区等专业化码头和深水泊位建设。拓展港口腹地范围,推进广州南沙港铁路等疏港铁路改造建设,加快西江干线、北江干线至珠江口高等级航运主通道建设,研究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加强与泛珠三角地区口岸合作,共建内陆无水港、沿海飞地港。研究探索在珠江口合作开发深水港区。深化珠澳港口合作。推动粤港澳在航运支付结算、融资、租赁、保险、法律服务等方面实现服务规则对接,提升大湾区内地港口航运服务国际化水平。

  (二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推动大湾区内地机场资源整合,优化调整空域结构,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珠海机场功能,加强与香港、澳门机场合作,共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推进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机场改扩建,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进一步扩大大湾区境内外航空网络,积极推动开展多式联运代码共享。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和高速公路等引入大型机场,提升机场集疏运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加快推进广州等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临空产业基地和航空小镇。

  (二十一)打造智慧城市群。推进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与港澳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广信息化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建设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光纤宽带网、无线宽带网、移动物联网深度覆盖。建设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优化4G网络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加快5G通信基站建设和网络应用。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升级改造。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流量转接能力。编制实施粤港澳量子通信骨干网规划,布局建设量子卫星地面站。建设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建设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区,推进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城市智能感知网络全面覆盖。深化粤港澳智慧城市合作,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数据端口,建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以及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推进大湾区通信一体化结算。推进粤港、粤澳电子签名互认。推动大湾区移动支付便利使用。探索推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广州、深圳等城市使用,促进量子通信等保密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应用。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加强实时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工作,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

  (二十二)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优化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对港澳能源供给安全,构建大湾区优质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加快非化石能源利用,依托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线布局建设配套支线,扩大油气管道覆盖面,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统筹推进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转能力,研究推动在粤设立区域性天然气交易机构。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加快建设珠海桂山、金湾,惠州惠东港口等海上风电场。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接收“西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按照国家部署推进惠州核电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台山核电二期、岭澳核电三期工程前期工作。鼓励发展工(产)业园区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逐步消除煤炭散烧,有序推进沙角电厂、广州发电厂等老旧机组关停,适度建设天然气发电调峰电源。推进广州、珠海等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建成煤炭接收与中转储备梯级系统。加强周边区域向大湾区以及大湾区城市间送电通道等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城镇输配电网络,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扩大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建设电力现货市场,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放开。理顺天然气管网建设运营机制,形成公平开放、互联互通、竞争有序的管网输送平台,减少管网层级,降低用气成本。多渠道、多主体增加气源供应,促进接收站和储气库向第三方开放,推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研究完善对港澳输电网络、供气管道,确保港澳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

  (二十三)强化水安全保障。加快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推进建设完善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配合国家制定珠江水量调度条例,严格珠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建设。加强西江、北江、东江等核心水源保护,科学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环境风险防控工程建设,保障大湾区供水安全。加强粤港澳水科技、水资源合作交流。加强珠江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推进珠三角河湖系统治理。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海堤达标加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珠江干支流河道崩岸治理等工程建设,适时开展西江大湾水利枢纽、北江横岗水利枢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蓄水能力建设,建设和完善珠海、中山等防洪(潮)排涝体系,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加强珠江河口水文水资源监测,共同建设灾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

  六、协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高端现代服务业,实现粤港澳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以创新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十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五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芯、屏、机、核”为重点优化提升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支持珠江西岸集聚攻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广州、深圳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中山、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高端芯片、新一代显示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高端制造装备与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氢能源电池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以珠海、佛山为重点,深圳、中山、江门、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节能环保、智能产品等关键技术和制造工艺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发挥各自细分领域优势,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上取得突破,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以广州、惠州等市为重点,强化石油化工产业空间集聚,延伸和完善石化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培育壮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二十五)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增强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在高端环节形成新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基础制造装备、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为重点,加快智能化装备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和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公共技术支撑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